當初我在買《他打卡,你賺錢:用Foursquare玩行銷,交朋友》這本書的時候,是帶著疑問去買的。
打卡並非新玩意,用Facebook打卡不就夠了,為什麼還要使用Foursquare呢?直到我翻開書時,這才發現Facebook的打卡絕對不等於Foursquare的打卡。
以下,我用三個不對來說明兩者之間的區別:
1.平台不對
Facebook打卡的點,雖然可以轉變成商家的粉絲專頁,但Facebook係以朋友為主要的平台設計,造成沒有多少人去逛Facebook的商店粉絲頁。
2.使用情境不對
Foursquare打卡時,會依據地點進行相關景點、商家進行雙向的推播。Foursquare是由地理位置驅動(location driven),反觀Facebook目前只是單向的打卡。
3.使用者習慣不對
打卡經營者的習慣不同,Facebook只為打卡,而Foursquare則會有在地化和生活化的訊息經營。
而回到書名《他打卡,你賺錢:用Foursquare玩行銷,交朋友》,「他」是指打卡者,這個很容易界定,但「你」則是指誰呢?從這裡就清楚本書的定位,主要是寫給想利用Foursquare的服務提供者;以我自己為例,本人是一位SOHO講師,個人品牌的行銷策略就被Foursquare所改變了。
舉例來說,前陣子服務的對象大多是創業者,所以我會去一些創業育成中心,在那個地方(location)所聚集的潛在客戶是遠大於任何一個地方。今天,若我是用自己的品牌帳號去進行打卡時,那是代表著「我在我潛在客戶的回家、工作的路上打廣告,甚至是在他們的公司裡」。而今天只要那邊有潛在客戶使用Foursquare打卡,我的品牌可能就免費的出現在他的面前。
以往,我們在談行銷的時候總是強調Location、Location、Location,而Foursquare就是帶來了這樣新型態的「圈地式」行銷模式。
最後,有太多人在經歷了Facebook公司股票公開發行(IPO)之後,才赫然發現商業模式的重要性。而Foursquare的獲利關鍵,其實可以視為是LBS(location based service)商業模式的原型。現今大多與LBS相關的創業模式,都可以在本書中看到精采的案例,甚至有些是Foursquare所獨有的機制。
你想創業嗎?對適地性服務感興趣嘛?真的歡迎大家來看看這本書,相信有很多原型的商業模式,足以啟發現在的你。
文字:孫治華
圖片:Vista Cheng
作者小檔案:總是帶著期待(它可以解決我什麼樣的問題?)與疑惑(它會不會有和我過往經驗有差異的部分?)看每一本書。目前經營「簡報實驗室」部落格,歡迎光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